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原文以题“先计算一下你的喜好程度”载于《上海证券报》,2009年10月29日,封7版

 

在经济学的长河中,如何处理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我们走入商场,东瞅瞅,西看看,面对玲琅满目的物品,究竟挑选哪一个?这是一件伤脑筋的事。细想起来,不外乎两大困扰:首先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呢?我们总是会选自己喜欢的物品,而不会去特意购买自己讨厌的物品,除非受到某种强迫;其次就是贵还是便宜?一般情况下,我们总希望要买的东西越便宜越好,不然怎么总是有随处可见的讨价还价场景呢?一个东西便宜与否是相对于自己的口袋里富足程度而言的。如果你每天逛商场,钱包里都揣着一万块零花钱,那么标价一千的你都觉得便宜;但如果你平时零花钱就那么可怜的一百块,即使标价几十块的东西你也觉得贵。所以便宜不便宜只是相对的,相对你的收入而言的。富有的人喜欢逛燕莎,囊中羞涩的人就只能不停地逛动物园(那儿有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这大概就是北京居民的真实选择。

只要我们懂得量入为出,那么自然就根据口袋里的钱的多少来选择所需物品,这在经济学中称之为“预算”。这个问题很简单,每个人都会算计。随之而来的复杂问题是,同时有多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如何选择?喜欢不喜欢是一个心理问题,这和物品的贵贱关系不大。你走进商场,一眼相中某件衣服,会毫不犹豫地掏腰包,即使还价也是假假的样子,导购贼贼的眼光看穿你的心思似的,就是不给你好的折扣。这个时候你似乎也只能忍痛出手了。这是常见的买东西时遭遇的心理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些心理战,无论买菜还是买衣服,甚至买电器、汽车和房子,无不如此。每每到决定是否购买的时候,内心的滋味是酸甜苦辣般的翻腾。怎么办?早期的经济学家会告诉你:冷静冷静再冷静,计算下你的喜好程度先!

喜好程度可以计算?这可是经济学家的一大梦想,也是经济学后来走上科学化道路的最关键一步。前文提到有个叫边沁的人物,在他所处的时代号称神童,他就说做一件事情结果如何,可以通过事后所得到的主观满足程度来度量,比如快乐程度、幸福程度,诸如此类。只不过边沁的这个想法太笼统了,一时半会还不是特别好运用。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尝试别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主观满足程度问题。大家比较公认的有三位,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这三个人的共同之处在于,发现了“边际”这个概念,而这个概念随之成为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道理说起来很简单。现在你手中有一个蜜橘,你剥开来准备吃,先吃一瓣,感受一下,非常甜;再吃一瓣,再感受一下,也很甜。很显然,两瓣橘子给你带来的各自的主观满足,或者享受,这两种享受程度的差异就是边际享受。整个橘子吃完,把每一瓣橘子带来的享受程度加总就是这个橘子给你带来的总的享受。这种享受被经济学家称之为效用。看到这,你似乎明白了,原来这三位仁兄就是把边沁原先的想法细化了,也就是边际化了。可别小看这个边际化,它让经济学可以用微积分来分析!这可是经济学走向精确的关键!

实际上德国人戈森在杰文斯等人之前已经做出了重大发现。还是回到吃橘子的情景,当你开始吃的时候,会感觉越来越甜蜜;但随着橘子越吃越多,不仅没有新鲜感了,而且还撑的慌,此时每吃一瓣,反而觉得越来越不舒服。戈森用数学公式表达说:这是因为开始满足感递增,但最终会进入到递减阶段。这就是经济学当中的基本规律之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沁和戈森等人的发现,加上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等人的努力,再加上意大利人帕累托以及美国人克拉克等人的发展,经济学向所有人展示了一个看似有心理基础、实则没有心理基础的决策画面:现在你准备买秋装,步入商场,一看,呵!无数的品牌和款式,于是你挑花了眼。怎么办?如果你口袋里有用不完的钱,就不会这么烦恼。问题是你口袋里只有1000元,这个月的全部零花钱。这就意味着你面临预算约束了。如果全部用来买秋装,就不能去电影院看电影了。这就是说,如果你把钱全部用来买秋装,不能看电影会让你很痛苦。关键是看秋装给你带来的满足能否弥补不能看电影所带来的痛苦。现在你开始做一个尝试:假如我可以把买秋装的钱省下一块用来看一眼电影,那么后者边际上的效用增加会弥补前者的效用损失吗?如果能,就行动!不能,就停止尝试!当两者边际上的效用变化相等的时候,经济学家喊:暂停!因为总的满足感最大的时候到来了。我们不就是为了追求这个时刻么?

由此可见,如果你真的揣了1000元出门,结果买了900元的秋装,看了两场各50元的电影,那么说明这是你最满足的选择结果。而按经济学家的说法,你不经意间经过了严格的边际权衡,只不过自己没意识到而已。注意,此时你是无比的理性,精于计算,这就是经济学家给出的理性经济人的形象。没有冲动,没有后悔,没有忧郁……总之,没有情感!我们看到这个人的心理了吗?其实没有。因为这个人类似一台机器了。实际上,经济学中的边际革命相当于把人的情绪和情感等不易把握的东西给革掉了,剩下的是符合理性主义的经济人,是符合后来的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眼中的人。对于理性经济人来说,唯一的工作就是根据价格或者其他外在条件的变化,进行重新计算,然后给出一个最好结果而已。或者说我们都是一台计算机,随时根据外部条件变化输入,然后经过电脑计算后输出一个结果。至于电脑内部在干什么,我们无需知道。

分享到搜狐微博

话题:



0

推荐

周业安

周业安

22篇文章 13年前更新

安徽绩溪人,先后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方经济学专业,行为和制度经济学、公司金融研究方向。

文章